钢琴历史三(十九世纪)
来源: | 作者:yongle | 发布时间: 2017-04-23 | 4888 次浏览 | 分享到:
简介钢琴历史

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时,特别是德国的乐器制造工匠将钢琴这种乐器的发展提高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并让这种乐器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这不失为音乐界的一项伟大的功绩。换言之,钢琴这种乐器让普通百姓的生活插上了翅膀。同时,钢琴在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作曲家来说,是他们表达情绪和感觉的媒介。对于那些喜爱演奏钢琴的人们来说,钢琴让家庭生活变得丰富,让友谊充满活力。对于热爱音乐的人们来说,聆听钢琴的乐音即是愉悦,也是放松。坐在钢琴前演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800

钢琴制造业在德国、奥地利以及英国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产业。从19世纪起,生产立式钢琴以及三角钢琴的手工工场数量不断攀升。这些手工工场的设备在当时堪称一流。正是如此,才能够批量生产出钢琴上为数众多的大小零部件,同时又能够保证其必须的精确性。从欧洲的各个角落到南北美洲,钢琴演奏带来的快乐无处不在。钢琴制造商几乎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1808


塞巴斯蒂安·艾哈德(Sébastien Érard(法国巴黎)做出了一项精巧的发明,并在1822年申请了专利:这是一种名为双擒纵结构的三角钢琴击弦机的“简单击弦”装置。这一结构使得重复弹奏一个音符时,不必等到琴键完全退回原位。具备了这一“ 双擒纵结构”后,演奏钢琴时可以施加更大的力度,使得声音的力度和传播距离与越来越大的演奏厅相适应。如今,三角钢琴的击弦机仍然依照这一原理制造。




1819

萨德钢琴的历史始于1819年的(德国)施柏兴根(Spaichingen)。在那里,约翰·格林姆(Johann Grimm)制造了他的第一架方形钢琴。在此之前,他在维也纳师从施特莱歇(Streicher),接受了钢琴制作的手工工艺培训。他将其所学知识传授给了侄子卡尔·萨德(Carl Sauter)。从此,萨德家族的高超的钢琴制作手工艺术得以传承发展。






1820

在德国,钢琴产量逐渐增加。1820年,彼得·斯特伦茨(Peter Strunz)抓住了这一大好时机,开始生产钢琴制作所需的共鸣板木材。斯特伦茨(Strunz)家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这一古老的共鸣板木材生产企业发展成为了国际著名的Holzwerken Adolf Strun公司。1945年,阿道夫·斯特伦茨(Adolf Strunz)的女儿,也就是企业创立者的重孙女,与其丈夫卡尔·希尔茨(Carl Hilz)共同努力,从头再来。1990年,Holzwerke Adolf Strunz公司在德国的家乡珀京(Pocking)的边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工厂。自1995起,家族的第六代传人托马斯·希尔茨(Thomas Hilz)接过了领导企业的接力棒。




1823

马丁·安得利亚斯·劳克胡弗(Martin Andreas Laukhuff )于1823年建立了自己的手工工场。他的儿子奥古斯特(August )在生产自制管风琴的同时,也为其它的管风琴制造商生产金属管。因此大大刺激了管风琴部件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劳克胡弗企业的发展。自1933年起,另外两个儿子奥托(Otto)和威尔海姆(Wilhelm)开始领导企业。在企业成立170年庆典之际,公司为位于德国威克斯海姆(Weikersheim)的Stiftsbasilika Waldsassen大教堂制作了欧洲最大的管风琴设备。同时,生产用于其它键盘乐器的琴键系统也成为了企业中不断发展的重要分支。今天,劳克胡弗的产品遍及各大洲,并且成为了管风琴以及钢琴制造商最为青睐的产品。




1834

费迪南·迪尔莫尔钢琴厂(Ferdinand Thürmer)的历史始于1834年的德国麦森(Meißen),创始人迪尔莫尔(E.W.F. Thürmer)来自齐陶(Zittau)小城,曾经在南德以及瑞士学习钢琴制作。1862年,其子古斯塔夫·阿道夫·费迪南·迪尔莫尔(Gustav Adolf Ferdinand Thürmer)在接受了父亲以及博兰斯勒(Blüthner)公司的专业培训后,开始领导企业。在他之后,企业由其子费迪南三世(Ferdinand III)和雨果(Hugo)共同接管。在二者的领导下,企业获奖无数并成为了当时的萨克森王后卡罗拉(1905)、萨克森-魏玛大公(1906)以及黑森大公(1908)的宫廷承办商。



1835

在(德国)赛森(Seesen),木工工匠及钢琴制造师海因里希·恩格哈德·施坦威(Heinrich Engelhard Steinweg )于1835年成立了一家小型钢琴厂。 就在这一年,他生产出了第一架方形钢琴。 1836年,施坦威制造了他的第一架三角钢琴。 1850,他们全家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移民纽约。只有其长子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希·西奥多·施坦威(Christian Friedrich Theodor Steinweg )继续留在家乡,并继承了父亲的钢琴厂。 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希·西奥多·施坦威(Christian Friedrich Theodor Steinweg )在1855年将父亲的原厂址搬迁至(德国)沃尔芬布特尔(Wolfenbüttel)。1859年,他又与他的新合作伙伴弗雷德里希·戈特里安(Friedrich Grotrian)在布伦瑞克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 1865年,他也移民纽约并将他的公司股份分别出售给他的三个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与他共建企业的已经去世的弗雷德里希·戈特里安的儿子威尔海姆·戈特里安(Wilhelm Grotrian)。 从此,来自布伦瑞克的这家钢琴企业以“戈特里安—施坦威”的名字而享誉整个世界。




1840

德国的钢琴制造业达到鼎盛阶段。手工工场鳞次栉比,革新实验层出不穷。一如那些便携式的小型乐器,虽然庞大的“金字塔”三角钢琴已经属于过去, 但是,在传统的“三角钢琴” 之外,不仅仅立式钢琴的生产源源不断,传统的方形钢琴生产(特别是在美国)也在向前发展。







1846

卡尔·萨德一世(Carl Sauter I)将他的车间改建成专业手工工场,并致力于钢琴技术的改进。他的儿子约翰·萨德(Johann Sauter)在45年后将乐器制造的重点由方形钢琴转向具有时代烙印的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



1847

海因里希·霍伊特贝克(Friedrich Heutelbeck)于1847年成立了生产钢琴零部件的企业。 25年后,他的女婿尤里乌斯·科林克(Julius Klinke)登上历史舞台,科林克将机器加工技术引入到钢琴零件的批量生产中。这种产生方式在19世纪后期称得上是一种先锋精神,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如今,科林克公司位于诺伊哈德(Neuenrade),其产品从钢琴用的“宝石牌“弦轴(德国境内唯一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到金属扣件、钢琴毯以及弦轴板螺栓等应有尽有。这些产品在世界上许多的优质钢琴中都能发现。



1852

埃德瓦德·斯坦格列泊(Eduard Steingraeber )在维也纳完成了在阿奈特·施特莱歇(Nannette Streicher)处的学徒期后,于1852年在拜罗伊特成立了钢琴厂“斯坦格列泊索纳”。 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斯坦格列泊索纳”就成为了拜仁地区最大、最成功的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制造企业。1871年,斯坦格列泊为了所谓的未来的拜罗伊特节日庆典演出而购买了一座建于1754年的洛可可式宫殿,并在宫殿的二层组建了著名的音乐沙龙。作为具有革新精神的钢琴制造师,埃德瓦德·斯坦格列泊早在1867在巴黎就名噪一时,并且借此机会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



1853

1853年对于欧洲钢琴制造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钢琴制造业的三个领军企业相继建立: 贝希斯坦(德国柏林),博兰斯勒(德国莱比锡)以及施坦威(美国纽约)。


卡尔·贝希斯坦(Carl Bechstein)因其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而著称。这使得他在成立自己的企业之前很早就在法国和德国成为了钢琴制造艺术的灵魂人物。 在他自己的企业成立不久,就与众多的艺术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包括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汉斯·冯·彪罗(Hans von Bülow)及其老师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二者皆对贝希斯坦钢琴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此种钢琴在1862伦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拔得头筹。国际需求因此骤然攀升。 在伦敦、巴黎以及圣彼得堡,分别建立了贝希斯坦音乐厅和收藏室。


1853年在德国莱比锡,尤里乌斯·博兰斯勒(Julius Blüthner)开始制造钢琴。他所制造的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以音质柔美而著称。在开发独特的、演奏起开更加轻巧的击弦机的同时,博兰斯勒还花费大量时间改进钢琴的音色。1872年,博兰斯勒与格莱西尔(Gretschel )出版了基础性、系统化的钢琴制造教程《钢琴制造》。


在美国纽约,来自德国赛森的钢琴制造师海因里希·恩格哈德(Heinrich Engelhard)成立了施坦威公司。他自始自终坚持企业创始之初所确立的将这种乐器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则,并发明了众多的专利。这为他的乐器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1880年,在德国汉堡成立了施坦威子公司。初期厂址设在山岑大街(Schanzenstraße),后于1823开始在洪登巴格(Rondenbarg)附近建造了新工厂。


1853年,威尔海姆·瓦格纳(Wilhelm Wagner)也注意到了市场上对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精密部件需求的不断增长,并成立了大机器批量生产钢琴弦轴的专门企业。



1855

西奥多·施坦威(Theodor Steinweg)将工厂搬迁至(德国)沃尔芬布特尔(Wolfenbüttel)。1858年,乔治·弗雷德里希·卡尔·戈特里安(Georg Friedrich Karl Grotrian)参与企业投资。从那时开始,戈特里安-施坦威这个传统家族企业延续至今。一年后,公司在布伦瑞克找到了新厂址。当1860年弗雷德里希·戈特里安(Friedrich Grotrian)去世时,他身后留下了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这样,西奥多·施坦威(Theodor Steinweg )最初单独领导公司。1865年,他移民美国,并将公司股份出售给年轻的威尔海姆·戈特里安和他的商业伙伴阿道夫·海弗李希(Aldolf Helfferich )以及H.O.W. 舒尔茨( H.O.W. Schulz)。公司以“C.F.Th.Steinweg Nachf.”的名字在戈特里安、海弗李希和舒尔茨名下进行了工商注册。舒尔茨去世后,威尔海姆·戈特里安在1879年将合作伙伴海弗李希的公司股份一并购入。这样,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实现自己对乐音的理念:他要将弦乐器的乐音移植到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上。这一理念至今仍然构成了戈特里安—施坦威公司的发展基调。




1859

奥古斯特·福尔斯特(August Förster)于1859年在(德国)闾堡(Löbau)开始生产制造钢琴。从而又产生了一个兴旺的家族企业。该企业是由家族第三代盖尔哈德·福尔斯特(Gerhard)和曼弗里德·福尔斯特(Manfred Förster )从一战后的艰难中建立起来的。依照物理学家奥斯卡·菲尔林(Oskar Vierling)的想法,他们制作出了具有电子功率放大的无共鸣板三角钢琴。这样,在1933年就大胆尝试了这一50年后作为制造电钢琴的基础理论。





1862

约瑟夫·安东·菲佛(Joseph Anton Pfeiffer)1862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创立了J.A. Pfeiffer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厂。并在业界迅速获得了认可。他的儿子中有三位为专业钢琴制造师,其中卡尔·A·菲佛博士(Dr. Carl A. Pfeiffer)成为了企业继任者。在他的发起以及慷慨的捐赠下,成立了慕尼黑德国博物馆乐器部以及斯图加特符腾堡州立博物馆(德国)。







1863

尤里乌斯·霍姆贝格(Julius Homberg)于1863年在(德国)蔡茨(Zeitz)成立了生产钢琴座椅以及针对钢琴制造业的大型木材部件加工企业。创始人的重孙艾弗里德·霍姆贝格(Alfred Homberg)在二战后将企业搬迁至卡尔斯鲁厄。自1971起,艾弗里德·霍姆贝格有限公司在多尔海姆(Dornheim)安家落户,并开始生产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的座椅、乐谱架、钢琴用旋制部件以及羽管键琴制造等,产品涉及诸多领域。



1868

约翰·克里斯多夫·纽珀特(Johann Christoph Neupert )于1868年在德国穆尼贝格(Münchberg)成立了自己的钢琴厂。1874年,搬迁至稍大一些的城市(德国)班贝格。 那时,这位工厂主就对钢琴的历史充满了兴趣。 他收藏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键盘乐器,正是这些收藏为他的儿子制造出纽珀特羽管键琴奠定了基础并与1906年正式问世。在当时来讲,这是一项先锋之举。通过汉斯·纽珀特(Hanns Neupert )的不懈的科研工作以及“纽珀特音乐历史博物馆”的广泛收藏 ,纽珀特乐器成为了无可争议的世界级品牌。





1876

海尔曼·克鲁格(Hermann Kluge)创立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琴键制造厂。当1951年企业创立者的长孙阿尔伯特·那拉特(Albert Narath)庆祝公司成立75周年时,公司已经成为了钢琴工业中极具生产能力的供货商之一。自1999年起,企业归于施坦威公司名下。




1878

就在这一年,尤里乌斯·博兰斯勒( Julius Blüthner)为其“共鸣弦系统”申请了专利,该系统在高音部采用了额外的第四根琴弦。使得泛音部分得到了丰富。由此,博兰斯勒又回到了这一已经在荷兰的羽管键琴制造以及在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的槌击钢琴上曾经应用过的理论。100年后,他的曾孙英格贝尔特·博兰斯勒·海斯勒(Ingbert Blüthner-Haessler)进一步完善了“共鸣弦系统”。




1881

通过组织拜罗伊特音乐盛典,埃德瓦德·斯坦格列泊(Eduard Steingraeber)与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之间的合作愈加紧密。位于(德国)拜罗伊特的斯坦格列泊沙龙成为了艺术家们彩排的场所。直至今天,这一传统仍然被保留下来。1881年,在瓦格纳的指示之下,斯坦格列泊制作了一架玻璃外罩钢琴。这架钢琴专为歌剧“帕西法尔”而制作,并从1911年起,被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歌剧院。




1882

路易斯·伦纳(Louis Renner)可称得上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他于1882年开始在斯图加特开办工厂,生产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的击弦机。20世纪初,他的企业是转为使用电动机驱动整个大机器生产的重要先锋。











1884

在(德国)莱比锡又诞生了一家钢琴制造厂。1884年,马克思·齐默曼(Max)和理查德·齐默曼(Richard Zimmermann)成立了他们的企业。他们的乐器专为家庭演奏所设计。几年之后,他们的名字就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广为人知了。1893年,公司转变为股份制经营。19041911年,其位于艾伦伯格和赛弗海纳斯多夫(均为德国城市)的生产基地急剧扩大。由此,齐默曼成为了欧洲最大的钢琴制造商。 今天,齐默曼是贝希斯坦集团的一员。





1885

当威尔海姆·诗密尔(Wilhelm Schimmel)于1885年在莱比锡旁边的小城斯托特利茨(Stötteritz)制造了他的第一架钢琴时,他还无法预知,他的企业在70年后能够成为欧洲领先的钢琴制造厂。1895年,位于莱比锡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落成。25年后,诗密尔成为了他的故乡城市里极受尊重的企业家之一。暴风骤雨般袭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公司后来不得不搬迁至(德国)布伦瑞克。对于其子威尔海姆·阿尔诺·诗密尔(Wilhelm Arno Schimmel)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893

卡尔·梅恩尼(Carl Meyne)于1893年成立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的后人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投身于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部件和工具的批发贸易中。公司专注于满足钢琴技师以及钢琴贸易上的需求,同时还自行生产特殊部件以及工具等。









1895

1895年,威尔海姆·戈特里安(Wilhelm Grotrian)将他的两个儿子库尔特(Kurt)和威利(Willi)作为股东纳入公司旗下,使其成为了“戈特里安,海弗李希,舒尔茨, 西奥多·施坦威继承人”公司的成员。8年后,威利·戈特里安发明了他的最有名的带有米字型支杆的小三角钢琴。他始终致力于这种乐器的发展与生产。而他的弟弟库尔特·戈特里安则负责在全世界建立广泛的生意网。